毛澤東同誌曾說過
沒有調查 沒有發言權
重視調查研究 善於調查研究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
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
是豆奶短视频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
也是謀劃工作
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
偉大而科學的指導方針
將繼續點燃真理的火把
照亮豆奶最新版本下载前行的方向
追溯曆史,不忘來時路
1933年11月下旬,毛澤東同誌在革命形勢十分嚴峻時期,第三次來到才溪,用10多天時間找幹部群眾調查,親自提問、記錄,態度謙虛,問得具體、細致。在調查會上,群眾有問有答,有討論,有插話,氣氛十分活躍。毛澤東在才溪深入調查研究後,寫下了近萬字的光輝著作——《才溪鄉調查》。
1958年,為陳列宣傳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才溪的重要革命實踐活動,經省文化廳批準依托舊址籌建毛澤東才溪鄉調查專題紀念館,1959年正式成立。2007年,在各級黨政的重視和支持下擴建新館。2009年,新館落成。
紀念館總占地麵積28950平方米,現收有館藏2700多件套,管理了毛澤東才溪鄉調查陳列展廳、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才溪鄉調查舊址群等。陳列館占地麵積10600㎡,設有毛澤東才溪鄉調查陳列展廳、才溪“九軍十八師”陳列展廳、才溪英烈事跡陳列展廳、“才溪女”專題陳列館。
毛澤東才溪鄉調查舊址群
1930年6月,才溪區蘇維埃政府在此辦公。2013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才溪區蘇維埃政府大力開展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建設、“擴紅”支前運動。在發展經濟、關注民生的同時,它也積極探索農村政權建設,並施行民主管理,接受工農兵代表大會的監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廣大工農群眾衷心擁戴蘇維埃政府,真正開始當家做主。
1929年才溪農民暴動成功,後在這裏設立區工會。1933年11月下旬,毛澤東第三次到才溪調查時住在區工會的東廂房,並在這兒召開了工人代表、貧農代表和耕田隊長等調查會,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光榮亭,才溪樹立蘇區模範的光榮見證。1933年,福建蘇維埃政府為表彰才溪人民在政權建設、經濟建設、擴紅支前、文化教育等方麵的巨大貢獻和光榮業績,在才溪老圩坪上建造了光榮亭。1934年11月,國民黨軍隊竄犯才溪,光榮亭被焚為焦土,隻剩下一塊殘缺的光榮碑。1955年,才溪人民在上級政府的關懷下重建光榮亭。1956年春,在廣州視察的毛澤東親自為才溪人民重建的光榮亭題名。
列寧台,1930年4月,才溪人民為紀念列寧誕辰60周年在馬道壩建立了列寧台。列寧台建成後,成為才溪人民政治宣傳、擴紅支前、群眾集會的重要場所,被稱為“紅色講台”。
才溪鄉調查舊址前
那片百畝紅軍公田種滿了荷花放眼望去 鬱鬱蔥蔥很是壯觀朵朵荷花爭奇鬥豔綻開最美的花瓣